本年暑期,随同气温升高,“清凉游”“消暑游”等休闲方法颇受群众欢迎,全国多地依托生态优势、自然景观,不断创新打造消费场景,拓宽文旅体会,使“凉资源”变成了“热经济”,为当地文旅开展不断注入新生机。
人们在哈尔滨市松花江岸的帐子中消暑休闲(7月6日摄,无人机相片)。新华社发(杨威摄)
7月26日,游客在江苏省兴化市万亩荷塘景区观看表演(无人机相片)。新华社发(周社根摄)
■在湖南涟源,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清凉游”生机涌动,景区结合共同的自然风光,打造多种亲水消费业态,游客们体会漂流、溯溪、露营等活动,尽享强奸犯共同犯罪量刑夏天清凉。
■在坐落重庆东部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六塘乡,森林露营基地成为了市民游客消暑玩耍的好去处。暑假期间,每天有超2000名游客来到这儿,体会各种森林游览项目的一起,还能够打卡网红“刀片公路”。
■在山东淄博,博山岩洞凭仗共同的喀斯特地貌和终年18℃的恒温环境,成为游客消暑纳凉的“天然空调房”。人们络绎在形态万千的钟乳石之间,感触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在甘肃白银,水川湿地公园水光潋滟,游览小火车载着游客慢慢穿行,为这片湿地平添几分惬意与灵动。近年来,白银市依托黄河流经境内258公里的天然生态走廊,完善基础设施,继续推进村庄游览提质晋级。
本年暑期降临之际,我国气象局发布16条全国暑期消暑游览道路,触及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余个市。美团游览数据显现,7月以来,“消暑游”查找量环比上涨近200%。
高温之下,新模式、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激荡起“清凉工业”新势能,“绿水青山”开释出文旅消费的新生机。
编导:房宽
记者:谢奔、李爱斌、沙青、朱晓光、郭刚、程楠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造
【纠错】 【责任编辑:王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