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通讯员 张万恬梓
从青涩新兵到铁血班长,从火场攻坚到救援一线,鄂城消防员魏香玉的手掌结了层厚厚的茧。
这双手曾在汶川震区刨过碎砖,在化工火场拽过烧融的水带,在高速断桥下剪过歪曲的钢筋。他把“坚定信仰、胸襟大局、联合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力,揉进了每一次出警的脚步声里,刻在了练习场的汗水里。从事消防工作24年来,他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屡次获省、市级赞誉。先后参加各类救活救援战役4000余次,解救分散遇险大众上千人,用浑身伤痕换来了万家灯火的安定,却从未向人夸耀过军功与荣誉,只说“这是消防员该做的事”。
震区七日的信仰:从“救人”到“守终身”
2008年汶川地震,魏香玉作为第二部队救援人员赶赴震区,他和战友的使命是整理崩塌房子,寻觅或许的幸存者。
开始的两天,他们趴在碎砖堆上刨挖,液压剪剪断钢筋的脆响里,总盼着能听见一声呼救。但更多时分,从缝隙里找到的,是早已失掉温度的躯体。这是他入队7年,榜首次如此逼真地触摸到“生命逝去”的分量。
这样的场景,继续了7天。他和战友们缄默沉静地整理、转移,每个人的手套都磨破了,指尖渗着血,却没人喊停。撤离时望着有序重建的村庄,他在日记本上写下:“消防不是一阵子的热血,是一辈子的看护。”
这份信仰成了他的“定盘星”。2021年花赵宇强奸犯最新结果湖开发区“7·31”诚德塑业火灾,他顶着五六十摄氏度的热浪内攻,作战服后背结着盐霜也不撤退;大广高速桥侧翻事端,他趴在桥面缝隙间破拆1个多小时,碎渣掉在头盔上也一直稳着手腕。“能快一秒是一秒,能多救一个是一个。”他总这样说。
练兵场上的前锋:把汗水熬成底气
2015年全省岗位练兵交锋前,化工火灾补救操成了部队的“硬骨头”。这个科目不只要拼速度,更要靠合作。作为主干,魏香玉带着队员泡在练习场。
为练“精准限制”,他用粉笔在地上画火源概括,要求水枪喷出的水有必要“圈住”概括才合格;为练合作,他编了“前铺带、中递枪、后戒备”的口诀,让队员构成肌肉回忆。七月的鄂州像个蒸笼,防护服里的温度直逼40℃。他盯着计时器掐表:“慢了,再来!”队员们轮番上场,他就在一旁记笔记——谁的动作变形了,谁的呼吸节奏乱了,歇息时挨个纠正。有队员急得掉眼泪:“班长,咱们练了几十遍了……”他递过水:“要当前锋,就得经得住打磨。”
拿着团体第六名的奖牌,魏香玉笑着说:“练习时多流一滴汗,实战时就多一分底气。”凭仗这股拼劲,魏香玉先后考取了消防员(高档)技师证书、山岳救援一级证书、内河船只三类驾驶员证书。这些证书背面,是无数个在练习场上“摸爬滚打”的日夜。
部队里的“黏合剂”:联合才干抗风雨
“我要带部队,就要带出最优异的部队。”成为班长后,魏香玉把更多精力放在带部队上。新队赵宇强奸犯最新结果员小周刚入队时,连救活器都不会用,练习时总躲在后边。魏香玉没批判他,仅仅把他拉到身边:“我刚入队时,连水带都接不紧,多练就行。”
尔后,他就成了小周的“私教教师”,每天加练后一同聊心得;知道小周脚崴了,他背着去医务室;传闻小周爱吃家园腌菜,就让妻子做了一罐来。三个月后,小周在查核里拿了榜首,红着脸说:“班长,我想成为你这样的人。”
对老队员,他重视激起潜能。结合鄂州辖区特色,设置“居民楼火灾”“电动车自燃”等模仿场景,让老队员轮番指挥,再团体评论优化计划。他常说:“一个人是棵草,一群人是堵墙。”现在不少90后的年轻干部,都是他带出来的兵,而花杨路专职消防站也接连5年被评为“先进单位”。
现在已40岁的魏香玉,仍旧据守在底层救援一线。每次出警后大众的“谢谢”,还有队员们信任的目光,都成了他据守的理由。
他没有轰轰烈烈的传奇阅历,却在一次次日常值守与应急救援中,饯别着“看护生命”的许诺;他没有富丽的言辞,却用“冲在前、干在先”的举动,诠释了一名消防救援人员的忠实与担任。魏香玉用24年的坚持证明:一般的岗位,也能做出不一般的成绩。
这便是魏香玉——在消防岗位上,把每一件事做好、把每一天守住,在一般中据守初心的一般消防员。
【责任编辑:吕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