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8月6日电 题:从村庄到园区,降碳“文章”这样写——浙江推动低碳转型开展见识
新华社记者高敬、方问禹
村子里,一辆刚“吃饱”清洁电力的新动力轿车慢慢驶出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园区内,房顶光伏设备发生的电力保证着园区17家企业的用能需求;茶山上,生态栽培的茶叶将被打上“碳标签”走向商场……
记者日前随“生机我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浙江,接触城乡绿色低碳转型开展的微弱脉动。
烈日下,杭州市萧山区梅林村美好日子中心房顶上摆放规整的光伏面板正“努力工作”,将阳光连绵不断转化为电力,送到乡民家中。
这个村庄现在正以光伏发电为中心打造“低碳村庄”。
“咱们在梅林美好日子中心首先打造村级光储充一体化体系,交融房顶风格布局了258千瓦分布式房顶光伏。”国网杭州供电公司“零碳工程师”来涵彬说,这些房顶装置的光伏,年发电量超16万千瓦时,可削减二氧化碳排放约94吨。
一起,村里的渔光互补项目整合80余亩池塘与30余亩土地,水上发电、水下养鱼,完成“一份土地,两份收益”,估计每年可增加村团体收入超11万元。
一块块光伏面板,既鼓了钱袋子,又护了绿家乡,真实让老百姓尝到“低碳甜头”。梅林村党委书记杨燕江介绍,村里已有几十户乡民装置了光伏面板,除了家庭日常用电以外,剩余的电会主动卖给电网,取得“阳光收益”。
8月4日,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梅林村,技术人员介绍充电站。新华社记者 毛竹 摄
在杭州市余杭区径山村,降碳这篇兔年可爱头像男色情文章有着不一样的写法。
乡民王俊霞家开办的民宿里,选用当地随处可见的竹子制成的纸巾盒、水果篮、收纳筐,替代了常见的塑料制品,遭到客人们的喜欢。这个“以竹代塑”的低碳民宿院门口,一个小牌子上公示着家庭的积分。
王俊霞说:“咱们经过废物分类、绿色出行等取得的积分,能够兑换米面油等日子用品。乡民从一开端嫌费事,到现在现已养成废物分类的习惯了。”
“咱们要着力打造低碳日子的全场景,让老百姓在美如诗画的风光中健康高兴调和地生发日子。”径山村党委书记俞荣华表明,当地着力探究“生态增汇、出产降碳、日子减碳”的特征途径。
他介绍,村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6%,生态家底丰盛,要进一步发挥竹园、茶园的碳汇效果;在茶叶出产中,经过办理土地污染、制止运用高污染的农药、推行人工除草等行动,让贴有“碳标签”的径山茶走向更宽广的商场。
从光伏公交站等绿色设备到数字茶园等出产业态,从生物多样性维护到数字驾驶舱实时管控双碳数据和能效方针……在这个小山村,“零碳”正在成为可感可及的日子场景。
这是8月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村拍照的“以竹代塑”文创产品。新华社记者 毛竹 摄
工业范畴一直是碳排放大户。“双碳”方针下,工业园区怎么低碳转型?
在杭州市临平经济技术开发区,茧SPACE产业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发动零碳示范园项目。
承当这一项意图杭州极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永杰告知记者,项目兔年可爱头像男色情环绕“替碳、降碳、固碳、易碳”,布局分布式光伏电站、光储充一体微电网体系,一起经过能碳办理归纳渠道,对园区动力出产耗费、碳排放等进行归纳办理,助力园区走向碳中和。
现在,园区绿色动力占比现已到达63.2%,每年节电收益约10万元、每年发电收益约158万元。“咱们测算,大约6年就能回收本钱,光伏还能够继续发电,项目具有继续运营的生命力,为绿色低碳园区建造供给可仿制、可推行、可落地的样板。”曹永杰说。
他介绍,适应“双碳”方针,掌握数智化革新浪潮,企业再次迎来了开展的新机遇。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萧山国际机场、之江实验室园区、良渚遗址公园等,都有他们供给的用能计划,助力更多清洁动力服务经济社会绿色开展。
从家庭到园区,从村庄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之江大地继续书写低碳转型开展这篇大文章,不断夯实高质量开展的绿色底色。
【纠错】 【责任编辑:赵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