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学科:金融学
  • 题目: 未知类型

      精工的石英冲击

        1. 企业背景

        日本精工社是日本著名精工集团的前身。日本精工株式会社(NSKLTD)成立于1916年,是日本国内第一家设计生产轴承的厂商。1948年,精工社把生产怀表和手表的部分划分出来,成立了第二精工社,专门开发、研究和生产各种手表,使企业将目标市场确定为以亚洲地区大中城市中的公司雇员为主要服务对象,并随着市场容量的扩大,逐步向欧美市场拓展。公司在1964年借助日本东京奥运会的举办一举成名。到20世纪80年代末,精工手表的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精工表无论在生产技术、生产能力,还是产品质量等方面都达到了世界水准,甚至可与瑞士表相媲美。几十年来,NSK凭借其在精密加工方面的技术优势,不断开发汽车零部件、精密机械组件等高、精、尖产品,在电子应用等领域积极开展多元化经营。日本精工的成功首先来自于其高起点的产品定位,那就是:“敢与权威挑战,做成世界领先。”精工把市场营销的支点放在产品策略上,具体表现为“59A”计划,决心开发出“更正确、精确度更高”的手表,向瑞士手表挑战,这是精工企业抓住了市场竞争的根本。精工善于创新,它把目标定位在国际市场新产品石英表的研制上,这比通常意义上的新产品开发更有意义。

        目前NSK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销售网络,并拥有30多家工厂,行业排名在世界范畴内稳居榜首。NSK致力于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中国输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逐步确立并完善以生产为核心、技术为指导、营销信息为辅助的三位一体化事业体制,NSK将加快这一体制的本地化进程,从而为中国的广大用户提供更直接、更完善的服务,为中国的产业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2. 案例内容

        精工石英表的崛起是日本当代最有特色的国际商战案例之一。众所周知,瑞士曾数十年雄踞世界钟表业王座,而从“二战”后废墟中挣扎出来的日本人要想夺取世界钟表业的王冠,就必须在科学技术和市场营销两个方面向瑞士挑战。这样就有了精工的“石英冲击”。

        (1) 奥运之争

        日本诹访精工社,在1959年由大和工业公司和第二精工社诹访工厂合并而成时,还是一家毫不起眼的小公司。第二精工社诹访工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繁华的东京迁来诹访的避难工厂,战争结束时又一度关闭,1946年初开始从战败的打击中苏醒过来,到1959年与当地的大和工业公司合并时,才刚刚初具规模。公司董事长山崎久夫一开始就决心把诹访变成“日本的瑞士”,他手下以中村恒也为首的一批技术员及公司职员们,也对向瑞士挑战充满了热望与自信。

        就在这一年,公司的技术人员开始把眼光投向未来,他们制订了一项“59A”计划,其目标是:“更正确、精确度更高,这就是我们的目标。所以不一定要拘泥于石英钟表、音叉钟表、弹簧式机械钟表的电动化等,只要能达到高精度的目标,都可以进行研究。对了,例如我们经常提到的电波修正钟表,或许也在考虑之列。”时任该计划带头人的中村恒也这样说,不过在他的内心里,“石英将成为未来的主流”的信念是很坚定的,他相信不久将会进入石英钟表时代,相信用普通发条钟表的价钱一定可以买到石英钟表。同时,当时的石英表的体积非常大,并且必须有电源,因此诹访精工社必须制造能带着走的石英钟表,否则就没有意义。而为了能带得走,就必须用干电池来驱动。也就是说,石英钟表必须小型化到这种程度:用干电池驱动,能带得走。这样一清理,精工的开发目标就逐渐集中了。

        当目标渐趋明确时,“59A”计划小组的一位技术人员提出一个很好的建议:“有人认为精工可以承办东京奥运会的计时,我们应该派出侦察队到罗马奥运会上去。”罗马奥运会于1960年举行。同年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国际奥委会,决定下一次奥运会由东京主办。罗马奥运会的计时是由瑞士的欧米茄公司承办的,下一次的东京奥运会对于以超越瑞士为目标的精工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当年8月精工的技术人员就赴罗马奥运会现场去观察对手欧米茄了。初到罗马,最使精工人感到吃惊的是,国际奥委会对于欧米茄有着绝对的信赖,奥运会简直是欧米茄的产品展示会。马拉松以及长跑项目不必说,其他各类项目几乎都是在欧米茄的指针之下决出胜负的。从运动场馆的大时钟到裁判员手里拿的秒表,都是清一色的欧米茄。

        然而不久后,精工人就心中有数了。随着对运动场上情况的深入了解,他们增强了自信。他们经过仔细调查发现,所有使用的欧米茄制造的计时装置,几乎都是机械式钟表,石英钟表只有几部。这使精工人不再有惧怕心理,因为那时他们已经成功地开发出了能赶上瑞士的机械手表,于是,在罗马的技术人员认定日本钟表工业已具备了与瑞士并驾齐驱的实力。他们回到日本马上写出一份调查报告,其结论是:“对于担任东京奥运会的计时装置很有信心,它必须采用比目前比赛中所使用的钟表更先进的设备,而欧米茄并不可怕。”

        于是,不久以后便从精工社、第二精工社以及诹访精工社三家公司调来了20名技术人员,组成了计时装置开发组,以在4年后的东京奥运会上取代欧米茄为目标,开始了决战。在东京奥运会的3年前,诹访精工社制造完成了石英表951-型机。不久以后这种一型机又改进为二型机,被日本多家马拉松会采用。国际奥委会看过二型机后,也不再依靠欧米茄,而委托日本制造商来开发奥运会计时装置。1963年2月,诹访精工社推出石英表951三型机,同年9月又推出四型机。这部四型机在一年以后的东京奥运场上大出风头,它是一部世界级的最新产品,重3公斤,裁判员可以用一只手轻松地携带着,用干电池驱动,平均日差 0.2秒。和以前有一辆小型卡车那么大的表相比,它确实是进了一大步。它的出师,使得在奥运场上长期独占计时装置的瑞士势力,从此有了失败的记录。

        与此同时,诹访精工社还推出了数字式跑表。它与类比式时钟不同的地方在于能将每分每秒的记录反映出来。当阿贝贝在东京奥运会上创下2小时12分11秒2的马拉松世界纪录时,正是数字式跑表上反映的数字引起了全场欢声雷动。此外这期间精工社也完成了发条式跑表。至此东京奥运会所用的钟表几乎全部都由日本完成。

        (2) 技术之争

        当日本在东京奥运会上与瑞士较劲时,日本表与瑞士表之间激烈的技术竞争也同时在瑞士纽沙蒂尔天文台拉开了序幕。

        瑞土西北部的纽沙蒂尔市是个精密工业、商业和文化中心,天文台是由当地钟表厂商出资兴建的。从1860年以来在纽氏天文台举行的每年一度的钟表比赛在于提高瑞土钟表业的水平,扩大瑞士表在全世界的声誉。从1959年开始,瑞士准许外国产品参赛。不过外国厂商对于钟表王国瑞士十分畏惧,没人敢冒这种风险,从而使得这个比赛成了瑞士国内10家厂商之间的技术竞争。

        诹访精工社认为这是一个良机,应该到那个钟表王国去比试一下。经过几次交涉,瑞士方面同意让他们参赛。按规定,比赛的核查时间是45天,主要是以这段时间内的精确度来决定优劣。瑞士方面做了充分准备,他们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维持高精确度上,在制造参赛用的钟表时,把日常产品和参赛用品做了明确划分。诹访精工社则用为东京奥运会所开发的石英表951参加比赛。比赛结果,石英表951在马林精密计时方面排名第10,11,12名。精工表第一次以外国产品身份参加纽氏天文台的比赛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使诹访精工社的职工都十分兴奋。

        由于石英表首战告捷,技术部主管中村恒也决定在下一次比赛时让机械钟表也参加。而发条式钟表的精度不仅会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而且会因发条松紧的不同产生误差,还会因钟表所放置的位置的差别形成误差。瑞士的调表员干这种工作有一整套绝活儿,可以这样说,努力使发条式钟表的误差不断减少的历史,就是钟表的历史,也是钟表王国瑞士的历史。

        果然,在机械钟表方面,尽管诹访精工社尽了全力,比赛还是吃了个大败仗,排名落到了第144位,前面几名都由瑞士欧米茄获得。当然,这中间也有一些客观原因。参赛的外国表必须长途运往瑞士,这样在表的调整上瑞士厂商就较有利,而日本厂商则较困难。因此,诹访精工社对这次比赛的结果并不服气,他们打算在三年以后再决胜负。

        这次,首要的问题是要做好运输途中表的调试工作。

        调表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要用手把表的误差调到每天0.04秒以内。比赛的日期快到了。1967年的一天,诹访精工社的技术人员滕田小心翼翼地抱着一只特制的皮箱登上了去欧洲的飞机。皮箱里装着15只石英表、15只机械表,表之间放有柔软的缓冲衬垫物。一路上滕田严格按照调表员发来的指令,仔细地定时检查皮箱里的表,把机械表的发条慢慢上紧,在笔记本上做好记录,把情况毫无遗漏地向坐镇在诹访本部的调表员汇报,调表员则每天都十分关注地等候着滕田的报告,并且发出相应的指令。

        滕田抵达纽沙蒂尔市的当晚,他在旅馆的房间里又将15个机械表取出来,一个一个仔细地用器具进行最后的调试。三年前他们初次参加机械表比赛时的成绩是第144名,必须抓牢今年的机会来恢复名誉。

        第二天一大早,滕田从旅馆出发,缓慢地走上当地钟表同行们出资兴建的天文台的阶梯,把皮箱里的手表当面交给了国际比赛的组织部门,以后只有等待检查以及名次的公布了。

        到了45天后,诹访精工社的职工们每天都焦急地盼着比赛结果的通知。但是奇怪的是始终不见有测定结果寄来。直到春天快要来临时,才接到一封信件,里面简单地写道:“本年度将不公布名次。另外可能变更比赛的方法和规则,今后在检讨期中手表比赛将停止。但是这次比赛的测定资料将于近期内分别送给所有的参赛者。”

        在以后送来的测定资料中,这个谜才解开。测定资料中记录着全部参赛者的得分,它表明,在石英表方面,诹访精工社独占了第1名到第5名,同时在机械表方面也名列第4,5,7,8名。原来,由瑞士钟表厂商出资兴建的纽氏天文台,如果把这一成绩公布于世,钟表王国瑞土的面子就保不住了。因此它不得不采取了不公布比赛名次和中止比赛这样的下策。可想而知,瑞土方面是多么狼狈。而诹访精工社的职工们则异常兴奋。

        现在,鉴于纽氏天文台的比赛已经停办,精工开始把注意力转向日内瓦天文台的国际比赛。1968年,诹访精工社的著名调表大师小池亲自将23个机械表装入特制的皮箱中,飞往日内瓦。挑战再次开始。但是这次又出现了令人迷惑不解的现象。从日内瓦天文台公布的参赛名次来看,诹访精工社只获得了第4名到第10名,前3名都由瑞士CEH公司获得。

        这使人们感到,瑞士真不愧是钟表王国,它很快就报了纽氏天文台的一箭之仇。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诹访精工社送去参赛的是机械表,瑞士方面却暗中送去了石英表,而石英表的精确度几乎是机械表的10倍。在通常的精确度比赛中,两者是分类进行的。但是这一次日内瓦天文台的比赛突然取消了这种分类,并且没有在事前通知参赛者。因此这实际上是一场不平等的竞争,它表明瑞士方面已不打算在传统的机械表上与日本比试了,它几乎打出了最后一张还能够打出的牌。从日内瓦天文台比赛的得分记录中可以看出,瑞士的权威和自信已经瓦解,日本开始登上钟表王国的王座。

        在接之而来的1969年日内瓦天文台所举办的比赛中,机械表的优胜者是瑞士,欧米茄在团体总分和个别成绩上都获得了全胜。但是在下一年的比赛中,王冠又回到了日本人手中,诹访精工社的团体总分比上一次欧米茄的团体总分多了1.66分,个别最高分也多了 1.77分,并且打破多项世界纪录。瑞土终究未能摆脱在国际比赛中的失利的阴影,后生小子日本已经取代了瑞士的霸主地位。

        (3) 市场之争

        当钟表王国瑞士在赛事上频频失利,因而发誓要夺回王位,开始集中力量制造比赛用的超高精确度钟表时,日本方面却很快就放弃了比赛,开始将为比赛所培养出来的科技力量投向商品化开发研究。于是,数年之后,当钟表王国瑞士通过具有权威的传统的比赛逐渐走向没落时,日本却在面向大众的钟表市场上迎来了光明的前景。

        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仅仅是为了参加比赛,也不只是为了获得尊严。产品是为了消费的,而且这种消费如果只局限于用作少数有钱人的装饰品,也不可能形成产业。只有当这种产品能成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时,它才具有广阔的未来。这往往是一流企业家们的共识。诹访精工社的石英表经过东京奥运会以及国际钟表大赛,已逐渐缩小到只有怀表那样大了。于是“59A”计划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现在中村恒也所领导的技术力量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下一个目标就是要使石英表商品化。

        东京奥运会以前的石英钟表必须采用电线来连接电源,但是东京奥运会的计时装置石英表951已经不需要电线了,电源已经被电池所取代,整个装置已经实现了手提式,诹访精工社已经在这个阶段创造了世界领先的纪录。不过,中村恒也认为光是这样还不能取得巨大的成果,怎样以大众消费者的手表为目标进行开发,才是开发部门最大的课题。这样,低耗电、耐冲击、小型化等这些最困难的课题摆在开发人员面前。

        在解决了微型同步电动机和石英发振子的小型化两大主要技术难题后,精工在石英表的制造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1969年10月25日,钟表行业引发了一场轰动,东京突然举办了一场新产品发布会,圆圆的、小的石英表展示在人们面前。这就是精工石英表35SQ,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石英发振子电子手表,广告书上说它“日差0.2秒以内,超小型同步电动机,使用IC电路”等。以前石英钟表精确度高但不能成为手表,现在石英表 35SQ的问世终于使人们的梦想成真。

        但当时它的售价高达45万日元,虽然已经向大众化迈出了一大步,仍然使普通老百姓望而却步。因此当时的新闻界讽刺说:“与其戴在手上,不如收藏在金库里。”因此,诹访精工社又开始计划将石英表35SQ进一步大众化、小型化和薄型化。不久精工石英表降价到18万日元,已经能够占领大众的左手腕了。为了使石英表更小更薄,精工研制出了自己的IC。这时候电动机、石英发振子以及IC这三种石英表的核心部件,全部都是由精工自行生产了。

        这样,石英表终于达到了小型化、薄型化的阶段,它的大小已经和机械表毫无区别。 1973年诹访精工又制造出了数字式石英表,1974年又开发出了更加小型化、薄型化的石英表。由于实现了低能耗,成本也进一步降低下来,价钱变得十分便宜,真正实现了大众化。

        1980年以后,精工石英表的销量在本行业中一直居世界首位,把钟表王国瑞士远远抛在后面。精工表被列为世界第一流的产品,在美国、英国的销售成绩很好,在我国也很受欢迎。20世纪80年代中期,精工社甚至把销售战争打到了瑞士本土。瑞士方面虽然想要重振雄风,但因钟表工业所固有的结构上的弱点,基本上无还手之力。瑞士人只能退而求其次地表示:瑞士不准备在数量方面与日本竞争,但要在高价的艺术品手表领域里领先世界。

    答案: <查看本题扣1积分>

    查看答案

    答案不对?请尝试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