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学科
搜索
账户
常见问题
当前学科:基础心理学知识
题目:
多选
短时记忆的信息()。
A . 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
B . 是可以被意识到的
C . 文字材料多为听觉编码
D . 容量比瞬时记忆大
答案:
<查看本题扣1积分>
查看答案
答案不对?请尝试站内搜索
推荐知识点:
在社区保健工作中,社区工作者可以向医疗服务人员提供以下()等方法,以提高公众的预防、治疗、康复和保健等方面的意识,把"三级预防"的战略贯彻到社区。
父母和孩子之间,不存在根本对立,没有非胜非负的状态,成功的教育永远是双赢的。()
傣族人自称()。
单站验证测试过程中网优人员的工作任务是()。
飞机积冰强度与气象条件和飞机的空气动力特性有关,主要与()因素有关。
刘某2006年7月10日与A公司发生了劳动纠纷。2006年3月,A公司与公司工会推选出的协商代表经过集体协商,签订了一份集体合同草案。双方首席代表签字后,该草案经4/5的职工代表通过。其中,关于工资和劳动时间条款规定:公司所有员工每月工资不得低于1300元,每天工作8小时。同年3月17日,A公司将集体合同文本及说明材料报送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登记、审查、备案,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15日内未提出异议。所以,2006年4月2日,该集体合同自行生效。同时,A公司和公司工会以适当的方式向各自代表的成员公布。2006年4月,刘某应聘于A公司,因符合公司条件,故被录用。公司于当年5月18日与刘某签订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合同规定其每月工资1000元,每天只需工作6小时。1个多月后,刘某在与同事聊天时偶然得知公司与工会签订了集体合同,约定员工每月工资不得低于1300元。刘某认为自己的工资标准低于集体合同的约定,于是与公司交涉,要求提高工资,但公司始终不同意。刘某不服,于2006年7月中旬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要求A公司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月工资标准1300元履行劳动合同,并补足2006年5月至2006年7月低于集体合同约定的月工资标准部分的劳动报酬。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了此案,A公司在答辩时声称,集体合同是公司与公司工会2006年3月签订,4月2日正式生效的,只适用于当时公司在职的正式员工,而刘某是5月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故不属于此集体合同适用的员工范围内;并且,集体合同规定劳动时间每天满8小时,才能得到不低于1300元的月工资,而刘某每天工作不满8小时,仅为6小时,所以不能给予同样待遇。刘某称集体合同为工会与公司签订,自己与公司有劳动合同,属于集体合同适用的范围。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经审理,裁决如下:被申诉人一次性补发申诉人工资600元[(1300-1000)×2元];申诉人剩余合同期限内的工资按每月1300元履行。试分析之。
液体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一婴儿诊断为散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不正确的治疗是()
以研究终点的身高为评定指标,为期5年的国际多中心研究,由1243例女孩和1695例男孩参与的研究发现()。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