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学科
搜索
账户
常见问题
当前学科:神经内科
题目:
单选
男性,70岁,帕金森病病史8年,间断服用苯海索治疗。近1个月病情加重,吞咽困难,说话含糊不清,四肢僵硬,卧床不起。对于治疗效果不好的原因,可能性最大的是()
A . A.药物选择不合理
B . 药量不足
C . 药物毒副作用
D . 出现并发症
E . 吸烟与嗜酒
答案:
<查看本题扣1积分>
查看答案
答案不对?请尝试站内搜索
推荐知识点:
QDY134表示额定电压为()、功率为1~2KW、第4次设计的永磁起动机。
男性,22岁,上腹部外伤后3小时,查体:病人昏迷皮肤发绀,血压79/50mmHg,脉搏135次/分病人可能存在的休克为().
患者双眼隐痛,视物昏矇,眼前黑花飞舞,眼底见边界模糊之黄白色渗出斑,黄斑区水肿,中心凹光反射不清,角膜后壁见羊脂状沉着物,房水轻度混浊,全身症见头重胸闷,食少口苦,苔黄腻。中医诊断为"视瞻昏渺",浊邪上犯型。根据临床表现,可能的西医诊断是()。
可为重症肌无力的诱因是()。
简述新闻评论的基本类型。(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电捕焦油器绝缘箱由氮气保护,不准用()冲洗。
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发生主要是由于()
固体粪污的处理利用方法有()
被称为"目前世界上惟一仍在努力搜罗并且雇佣顶尖人才公司"的微软,正面临着巨人型公司在科研发展上所遇到的通病,并受到了"难以适应变化了的时代要求"等最猛烈的批评。难道,以研究院为主导的研发模式的生命力已经到了尽头? 微软研究院广种薄收的自留地? "微软研究院是微软公司技术战略的核心,同时对于整个公司的策略发挥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沈向阳博士如此定位微软研究院的地位。 在大公司纷纷采用技术外包、收购等"速成"方式代替传统科技研发创新时,微软却仍保持着建立自有大型研究院、高薪聘用科技人员、进行"离实际产品相距较远的较为基础性的"研究模式,并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从1991年起至今,微软创办的五个全球研究院(MSR)已经组织起一支700余人的庞大科学家队伍。这些可都是"百里挑一筛选出来"的人精。单是亚洲研究院120人,5年时间里就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绩--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和会议上累计发表论文近600篇;申请国际专利逾百项;3项多媒体及网络方面的技术成果被国际标准组织所接纳。 然而,微软引以为自豪的地方正是其批评者认为最有可能的"研究院"研发模式之"软肋":大型研究实验室有可能变得惟我独尊,目光短浅,陶醉于自己的创意,对于他人的发明则不以为然。 20世纪70和80年代,IBM因未能理解从主机电脑到"客户端--服务器"结构转变重大意义而遭受的惨痛失败,尽管当时的计算机科学领域几乎是由IBM研究部门独家开创的。 微软似乎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自从1990年以来,微软在研发领域的总投资额已经达到了326亿美元,高于全球排名第二至第六位的五家大型软件开发商投资额的总和,但微软所取得的突破却可以用"微乎其微,来形容。与此同时,苹果公司开发出了风靡全球的iPad播放器,而斯坦福的两名大学生也造就了搜索引擎之王Google。 在如今这个时代,新生企业不断涌现,风险资本四处游走,一家公司能把最出色的研究人员和最高明的创意都关在自己的实验室,几乎不可能实现。而微软在进入网络浏览器、门户网站、网络游戏方面有些迟钝的表现,也使人们对研究院模式的效果产生了怀疑。甚至有比喻说,顶着一个巨大的头脑的人一定不是反应最快的。 试讨论大企业的研发效率高还是中小企业的研发效率高?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