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学科
搜索
账户
常见问题
当前学科:卫生统计学
题目:
单选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P<0.05,按α=0.05水准,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此时若推断有误,则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
A . P<0.05
B . P>0.05
C . P=0.05
D . P=0.95
E . P未知
答案:
<查看本题扣1积分>
查看答案
答案不对?请尝试站内搜索
推荐知识点:
2002年11月,中国第一例后来被称勾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以下简称“非典”)的病例在广东佛山出现,然后不断扩散,部分医疗系统人员受到感染,甚至死亡。2003年春节长假后期,广东进入“非典”发病高峰期,但却未见任何来自新闻媒体和政府权威部门的信息。2003年2月11日,在疫情已出现近3个月后,广州市政府和广东省卫生厅才分别召开新闻发布会,称疫情已经得到控制。新闻发布会虽然开了,但有:关疫情的相关资料,包括其传染性、临床特征和治疗手段等却并未广泛告知。正是在社会和公众茫然不觉的情况下,“非典”开始从广东向全国蔓延。4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出55年来第一次旅行警告,劝告人们不要前往广东和香港。4月3日,时任原卫生部部长张文康举行记者会进行回应,声称中国“非常安全”,“非典”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北京只有12例“非典”患者。4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刊载了北京301医院军医蒋彦永的署名信,暴露出中国“非典”实情,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尽管中国的媒体少有报道,但有关“非典”病毒的信息已通过电话、短信等非正式渠道迅速大范围的传播。4月20日,中国迎来抗击“非典”的历史转折点:“非典"被列入法定传染病,张文康与孟学农被免职,全国“非典”疫情要求一天一报。之后,全国形势开始明朗,抗击“非典”取得最终胜利。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结束对中国的旅游警告。 针对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你认为“非典”初期,是什么因素阻碍了公共卫生信息的传播?
判断心跳、呼吸停止要点?
水稻、小麦、大豆等自花授粉作物常规种子生产的三圃制,不包括()A.良种圃B.株行圃C.株系圃D.原种
在医学伦理学中,不伤害原则要求在医疗护理实践中努力使病人的伤害及风险()
每秒传输二进制码元的个数称为()。
选择适当的风险管理策略,实现财务风险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可以做到(),切实防范和化解各类财务风险。
2006年5月24日,受雇于刘某(车主)的张某驾车运货,途经一木桥时,桥断裂,连车带人掉入河中。张某摔伤后自费看病支付医疗费上万元。刘某多次找到该桥所有人南河公司索赔,无果。刘某于2007年1月25日将其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汽车修理费、停运损失费共计13.5万元。 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此案,指定了15日的举证期限,在此期间刘某向法院提供了汽车产权证、购车发票等证据。一审开庭时,刘某又向法院提供了修车发票。庭审调查中,被告南河公司主张该证据已超过举证期限,而刘某则解释说,迟延提出证据是因工作忙,未能及时索取发票,最后法官仍安排双方对该证据进行质证。经双方同意,法庭主持该案调解。在调解中,被告承认确有工作疏漏,未及时发布木桥弃用的公告;原告也承认,知道该木桥已弃用,但没想到会断裂。双方最终未能达成调解协议。2007年3月16日,法院依据双方在调解中陈述的事实和情况,认定被告承担主要责任,原告承担次要责任;并根据相关证据判决被告赔偿原告汽车修理费、停运损失费共计8万元。刘某当即表示将提起上诉。 2007年3月29日刘某因病去世。刘某之子小刘于2007年4月5日向法院提起上诉;同时提出相关证明材料,要求法院确认其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并顺延上诉期限,法院受理了小刘的上诉并同意顺延上诉期限。 2007年7月3日二审法院作出判决:原审原告提供的汽车修理费的证据中数额不实,依据新的事实证据,被上诉人赔偿上诉人汽车修理费、停运损失费共计4.5万元。 如张某就自己的医疗费索赔可以向谁主张?为什么?
试述历史学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用灰铸铁为研具材料,是一种研磨效率较好,价廉易得的材料,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取决于电源频率和磁极对数,而与转差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