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学科:中国传播法规
  • 题目: 未知类型

      为新闻报道《响水农民初识防渗渠》配写一篇编后,字数在600字以内。

        

      400公里防渗渠节约水电费100万

      响水农民初识防渗渠

        本报讯 往年不知道,今年逢旱算算水费开口笑。江苏响水县运河乡合兴村的一位农民说:这防渗渠就是不一样,原来村里14寸分流泵只能供300多亩地灌溉水,现在能灌溉700多亩,而且一年每亩水电费由过去的50元降到25元。

        响水县为沙土区和粘土区土质,灌溉渠道本身的“吃水”量惊人,加上渠道内杂草、土坡等阻碍,水流不畅,用水用电紧张,农本很高。近年县里在搞中低产田改造的同时,加强了水系配套设施的完善,中低产田改造到哪,防渗渠道铺设到哪。到去年底,全县已铺设防渗渠道408公里,今年在建的防渗渠又有100多公里,控制灌溉面积达20万亩。

        防渗渠的好处,起初并没有被农民所认识,1997年刚开始在该县七套乡搞的时候,农民疑问:这么窄的渠道,一打水还不全漫上来,哪里能用来灌田。再算算账,每米成本60元,怀疑这钱用在上面值不值。现在防渗渠投入使用使农民开了眼界。今年,该县响陈路一线全部换成防渗渠后,农田里看不到几个人,抗旱工作反而加快完成,农民高兴地说:“防渗渠是抗旱工作的好帮手。”

        据该县统计,在水稻整个生育过程中,有防渗渠的控灌区灌水7次左右,亩均灌水400立方米,与以往相比,节水47.35%。据测算,该县由于400多公里防渗渠的投入使用,加之“控灌”措施,去年总计节约农本3000多万元。在今年的抗旱中,灌溉节约水电费100多万元。

    答案: <查看本题扣1积分>

    查看答案

    答案不对?请尝试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