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学科
搜索
账户
常见问题
当前学科:儿童少年卫生学
题目:
单选
教室课桌面上的采光系数最低值不应低于()。
A . A、0.5%
B . B、1.5%
C . C、2.5%
D . D、5%
答案:
<查看本题扣1积分>
查看答案
答案不对?请尝试站内搜索
推荐知识点:
关于燃油修正,下述()的表述是正确的。
对于分娩机制的含义,下列哪项是不恰当的()
润滑脂与润滑油比较,它()。
《查库登记簿》保管年限是()。
什么叫“十字作业”和“四懂三会”?
HIV感染后CD4+T淋巴细胞受损的主要机制有()
红细胞管型尿主要见于()
简述心脏杂音的产生机制。
5岁女童,1周前受凉发热,咳嗽、咳痰;先是咳黏液,近2天咳嗽、咳痰加重,咳脓痰,并伴有呼吸困难。体格检查:体温39℃,脉搏156次/分,呼吸24次/分。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唇发绀,鼻翼扇动。听诊双肺散在中、小水泡音。心音低钝,心率156次/分,心律齐。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0×109个/L。X线检查:左、右肺下叶散在分布的灶状阴影。入院后经积极治疗症状未见减轻,之后患者很快出现了肝、脾脏肿大,病情逐渐加重,抢救无效死亡。尸检主要见:左、右肺下背叶侧,肺表面和切面均见多灶状和小片分布的实变病灶。肝脏、脾脏和肾脏肿大,被膜紧张。显微镜下:气管和左、右主支气管壁弥漫性炎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肺内实变病灶可见细支气管壁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管腔内有大量脓细胞和渗出物,其周围肺泡腔内充满纤维素、水肿液和大量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部分区域病灶相互融合成片。肝小叶中央静脉和肝窦扩张淤血、脾淤血明显和肾脏髓质血管明显扩张淤血。本病例,尸检时肝、脾和肾脏肿大。显微镜:肝、脾淤血明显和肾脏明显的淤血,提示该病例有()
与右输尿管腹部右侧毗邻的结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