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学科
搜索
账户
常见问题
当前学科: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题目:
单选题
6岁儿童。发热、头痛,恶心、呕吐2天,嗜睡1天。查体:体温39.5℃,浅昏迷,瞳孔等大,对光反应良好,颈强(+),凯尔尼格征(+),胸腹部多个出血点。脑脊液化验:WBC19×10
9
/L,N85%。最可能的诊断为()
A
结核性脑膜炎
B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
流行性乙型脑炎
D
流行性出血热
E
疟疾
答案:
<查看本题扣1积分>
查看答案
答案不对?请尝试站内搜索
推荐知识点:
正常的最大尿流率是()
承包人应密封的投标文件内容有()。
差示光谱法测定药物含量时,测定的是()
简述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有哪些主要方面?
下列哪项措施不适合用于控制混杂偏倚()
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这句话在今天对我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仍有深刻现实意义。我国现阶段,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①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 ②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品行和人格,而且关系到民族、国家的兴衰 ③是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取向 ④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
0.465÷15,商是()位小数。
突触传递过程中突触前膜最先开放的离子通道是()
患者男性,30岁,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午后低热,体温37.5°,夜间盗汗,伴右侧胸痛,深呼吸时明显,不放射,与活动无关,未到医院检查。自服止痛药,于3天前胸痛减轻,但右侧胸部闷胀加重,故来医院检查。查体:颈软,气管稍偏左,颈静脉无怒张,右侧胸廓稍膨隆,右下肺语颤减弱、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至消失,心界向左扩大,右界叩不清,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不肿。ESR:39mm/h。分析上述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