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学科
搜索
账户
常见问题
当前学科:常见症状与体征
题目:
单选
内源性致热源存在于()
A . 单核细胞中
B . 微生物病原体中
C . 淋巴细胞中
D . 红细胞中
E . 坏死组织中
答案:
<查看本题扣1积分>
查看答案
答案不对?请尝试站内搜索
推荐知识点:
测量结果是指由测量所得到的被测量值,包括()、()测量结果和()测量结果。
女性,24岁。5h、前骤起腹泻,稀便转水样便,排便15次,量多,呕吐3~4次来诊。无发热、腹痛。病前在舟山旅游。体检:脉搏102次/分,BP8/5.3kPa(60/40mmHg),眼球稍下陷,腹部无压痛,大便光镜检:WBC0~2/HP,RBC0~1/HP,拟诊为副霍乱。霍乱与副霍乱的区别在于()
分析挥发分最重要的是温度和时间,温度必须控制在900±10℃,加热时间必须是()。
结核病的传染源是排菌患者,一个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平均每年可以传染的人数是()
最先为朦胧诗开设专章的文学史著作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部分容积效应可以通过下述哪种方法抑制()。
不可以在Windows运行时随意关机。
DSA常用的对比剂是( )
男性,58岁。耳聋10余年,耳中如蝉鸣,伴五心烦热,遗精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宜在太溪、照海、听宫的基础上,加取()。
李某,女性,40岁。昨日晚上贪凉饮冷,今日早上出现腹泻,泄泻清稀如水样,脘闷食少,腹痛肠鸣,头痛,肢体酸痛,舌苔白腻,脉濡缓。其诊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