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学科
搜索
账户
常见问题
当前学科:第二单元病毒感染
题目:
单选
有关流行性出血热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病人为主要传染源
B . 热退后症状减轻
C . 血小板常减少
D . 外周血白细胞常减少
E . 临床上都有五期经过
答案:
<查看本题扣1积分>
查看答案
答案不对?请尝试站内搜索
推荐知识点:
30岁女患,11月中旬发病,发热,全身疼痛,尿少,入院时发病5天,查体:面部充血,结膜出血,皮下可见淤点、淤斑,经化验检查,最后确诊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应力波理论用于基桩检测的基本假设,下面哪些是正确的()
游离龈沟位于()
依据《城市绿化条例》,城市绿地的类型包括()
如客户已开立借记卡()张(含)以上的,再开借记卡主卡时,需提供正当理由,由主管授权后开卡。
患者男性,52岁,于2006年9月26日因“黑便5小时”入院。患者既往有肝炎、肝硬化病史5年,于2005年3月、11月及2006年4月因“肝硬化腹水”先后3次住院,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一直服用保肝药物。本次入院前自觉乏力症状加重,恶心、未吐,排暗红色血便4次,量约1600ml。入院后查体:贫血貌,血压66∕31mmHg(1mmHg=0.133kPa),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中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未触及,脾左肋下7cm,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3g∕1,血小板(P1T)50×109∕1,总胆红素68μmo1∕1,结合胆红素19μmo1∕1,丙氨酸转氨酶(A1T)65U∕1,天冬氨酸转氨酶(AST)85U∕1,凝血酶原时间(PT)20秒,凝血酶原活功度(PTA)0.41,血钠127mmo1∕1。住院第4、天复查:PT和PTA2分钟不凝(9月29日~10月12日期间5次监测),监测血小板呈进行性下降(血小板最低达17×109∕1),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115秒,D-二聚体1.2mg∕1(正常值0~0.3mg∕1),纤维蛋白原1.1g∕1(正常值2.0~4.0g∕1),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50g∕1(正常值5~10mg∕1)。根据上述表述,患者合并有()。
配置IIS时,设置站点的主目录的位置,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下列数值:()。
人类基因组的初步分析表明,人类基因总数为()个,比线虫多1万个基因,比果蝇多2万个基因
点心通常用()等作为主要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