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学科
搜索
账户
常见问题
当前学科:公司信贷
题目:
单选
辛迪加贷款是指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的银行,依据同样的贷款条件并使用一份共同的贷款协议,按约定的(),向借款人发放的并由一家共同的代理行管理的贷款。
A . 地点
B . 时间和比例
C . 数额
D . 方式
答案:
<查看本题扣1积分>
查看答案
答案不对?请尝试站内搜索
推荐知识点:
当所有观察值y都落在回归直线=a+bx上,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
关于肾,描述正确的是()
汽轮机热态启动时凝汽器真空适当保持低一些。
99mTc-DTPA为那类显像剂()
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2)课文摘录: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扩大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间出现办厂热潮。到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中日战争后三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商办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而且还表现出由沿海向内地的扩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1912-1919年,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近亿元,再加上扩建企业,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其中,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无论是原来较为发达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还是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都有较大发展。制碱工厂在1927-1936年建成了15家。1931-1935年,制成的碱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出口日本和朝鲜半岛。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中国国民生产总值,1935-1936年,年增长8.86%,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三个有关中华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探究活动方案。
下列对肿瘤细胞分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上市公司为了公司发展的需要,欲募集资金,决定向社会公开发行新股。其方案为增发数量200万的普通股,以每股10元的票面价格发行,总共募集资金2000万元。方案经公司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并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发行审核委员会批准。后A公司与B证券公司签定了股票承销协议,承销方式为代销,承销期为2007年9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承销期限届满后,8证券公司仅仅出售了数量i00万股股票(出售股票的比例未达70%)。若该案例中A公司与B证券公司约定的承销方式是包销,那么结果如何?
试述果树芽变的主要特点。
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有( )
高血压、脑梗塞和心肌梗塞三种疾病的血液粘度普遍增高,引起全血粘度增高的因素是否相同?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