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学科
搜索
账户
常见问题
当前学科:公卫执业医师
题目:
单选题
蛋白质腐败作用的主要产物是()
A
氨、胺类
B
胺类、硫化氢
C
吲哚、氨
D
苯酚、胺类
E
硫化氢
答案:
<查看本题扣1积分>
查看答案
答案不对?请尝试站内搜索
推荐知识点:
下列关于砌筑用石材的分类及应用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前二后六型车的核定载质量是()吨。
月经产生的机制是()
患者女,51岁。2004年6月15日因"体检时胸片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2天"入院。入院后胸部CT示:右下肺占位性病变,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不排除右下肺门淋巴结转移。纤维支气管镜见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新生物,活检报告为"右下肺腺癌"。经完善术前检查后患者于2004年6月23日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肿瘤位于右肺下叶,大小约6cm×6cm×5cm,胸膜在肺表面有凹陷、皱缩,肺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并融合,右肺上、中、下三叶间裂完整。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为:"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肺门淋巴结(7/9枚)、纵隔淋巴结(1/7枚)癌转移,支气管旁淋巴结(5枚)及支气管残端未见癌组织"。患者术后于2004年7月19日~10月21日行辅助化疗4周期,2004年11月13日~12月22日行放疗50Gy/25F,放疗结束后患者在门诊随访。2006年2月17日因声嘶行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增多、肿大,转移癌可能。遂于2006年2月20日~7月31日行化疗6周期,复查胸部CT示: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遂停止治疗,门诊随访。患者2007年5月7日复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影,考虑转移可能。遂于2007年5月11日起行分子靶向治疗至今,期间复查胸部CT示:双肺病灶明显缩小。患者既往无吸烟史。如果你是患者的主治医生,那么在2006年2月20日~7月31日间可以为患者选择的化疗方案有()
生活环境是指()
男性,62岁,患右T3~5带状疱疹疼痛2个月,疼痛自脊柱旁沿肋骨放射至胸前,加重20天,经口服、肌注和静脉注射止痛药物,理疗、针灸和抗病毒治疗,疼痛无缓解。患者自幼患有强直性脊柱炎,严重驼背畸形,无法行胸段硬膜外穿刺置管。该患者目前最宜选择何种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疼痛()
经验收合格的煤气设施,由本单位领导下达抽盲板或开插板、眼镜阀,开蒸汽或氮气驱赶设备内空气等一系列指令。()
患者女,15岁,因“颈部增粗1个月”来诊。无怕热、多汗、心悸、消瘦等,食欲可。查体:T36.5℃,P70次/min;甲状腺Ⅱ度肿大,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质软,无压痛,未闻及血管杂音;HR70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手平伸未见细震颤。可能会出现生理性甲状腺肿的是()。
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发展具有顺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