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学科:管理者宏观经济学
  • 题目: 未知类型

      “如果没有因特网,我们的企业就不可能脱颖而出;如果没有因特网,我们的企业也不会有更广阔的明天。”山东省兖州市十强私营企业之一、联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元强这样告诉大家。

        1995年年底,工作3年的研究生郭元强毅然辞去公职,回到兖州市谷村镇,贷款20万元,白手起家组建了兖州市联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郭元强一开始就意识到,他的小公司不缺技术,产品质量也可以不断提高,最关键的问题在于销售。派人到国外去找市场、找买家,对一个只有二十多万元家产的小公司来说,只能是天方夜谭。怎么办?公司小且刚起步,如果走传统营销的路子,不仅困难,还不一定有好的效果。“我们的优势在哪里?”郭元强想到了因特网。

        早在1994年,因特网在国内刚一兴起,当时身处上海的郭元强就开始触网了。他在网上浏览信息,与国内外的朋友互发邮件。不久,他对因特网这一现代通信手段就有了充分的认识和广泛的运用。当他把公司产品的市场瞄准美国的时候,他自然而然地用起了因特网。

        因此,为尽早掌握国际市场的最新动态和产品需求,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生产方向,郭元强的公司先后购置了12台计‘算机,全部接入互联网,实现了网上了解信息、网上接受订单、网上设计图纸、网上交流技术、网上销售产品。

        郭元强的第一笔生意就是在因特网上做成的。他向美国一些汽车大公司发电子邮件,介绍自己的产品。很快,美国的ANC公司就有了回话。网上几番交流后,ANC公司兴趣大增。不久,该公司总经理亲自来到兖州市郭元强的小厂考察。他在考察完后,当即用自己带的笔记本电脑向总部发回了一份考察报告:“联诚公司新产品质量完全达到我公司标准,更为重要的是,该公司信息意识强,信息渠道畅通,出乎意料。”

        “我公司现在一个专职推销员都没有,产品销路都在因特网上。”郭元强介绍,“我让员工每天至少都要上三次网,主要是了解市场行情,接收和给客户发送邮件,网上交流图纸、销售产品。现在,他们每天都要接收和发送三四十条信息,特别是产品销售,都是由因特网来保证的。”

        据介绍,郭元强公司生产的设备一律都销往国外,而至今他与不少客户还只是在网上认识。

        案例问题:

    答案: <查看本题扣1积分>

    查看答案

    答案不对?请尝试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