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学科
搜索
账户
常见问题
当前学科:中医全科综合练习
题目:
单选
患者,女,19岁,身目俱黄,伴恶寒、发热、头痛,头身困重,脘痞,恶心,大便溏垢,苔腻微黄,脉濡数。治疗宜选用()
A . 银翘散
B . 桑菊饮
C . 麻杏石甘汤
D . 济生肾气丸
E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答案:
<查看本题扣1积分>
查看答案
答案不对?请尝试站内搜索
推荐知识点:
量油孔上基准点到罐底部计量基准点的垂直高度叫()。
简述急性牙髓炎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一般物价水平年均上涨率为(),称为爬行的通货膨胀。
赛跑鞋、训练鞋
在Word2010编辑状态下,页眉和页脚的建立方法相似,都要使用“页眉”或“页脚”命令进行设置,均应首先打开()。
患儿,男,7个月,诊断“婴儿腹泻”,在脱水酸中毒纠正后,出现手足抽搐,遵医嘱首选下列哪种药物治疗()。
患者女,51岁。2004年6月15日因"体检时胸片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2天"入院。入院后胸部CT示:右下肺占位性病变,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不排除右下肺门淋巴结转移。纤维支气管镜见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新生物,活检报告为"右下肺腺癌"。经完善术前检查后患者于2004年6月23日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肿瘤位于右肺下叶,大小约6cm×6cm×5cm,胸膜在肺表面有凹陷、皱缩,肺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并融合,右肺上、中、下三叶间裂完整。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为:"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肺门淋巴结(7/9枚)、纵隔淋巴结(1/7枚)癌转移,支气管旁淋巴结(5枚)及支气管残端未见癌组织"。患者术后于2004年7月19日~10月21日行辅助化疗4周期,2004年11月13日~12月22日行放疗50Gy/25F,放疗结束后患者在门诊随访。2006年2月17日因声嘶行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增多、肿大,转移癌可能。遂于2006年2月20日~7月31日行化疗6周期,复查胸部CT示: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遂停止治疗,门诊随访。患者2007年5月7日复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影,考虑转移可能。遂于2007年5月11日起行分子靶向治疗至今,期间复查胸部CT示:双肺病灶明显缩小。患者既往无吸烟史。对本例患者而言,最佳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是()
关于麻醉药品的处方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男性20岁,高热、寒战、咳嗽、咳铁锈样痰4天,X线胸片示右下肺中等密度片状阴影,其周围血象变化可能为()。
山东地区北朝摩崖石刻,规模最大、艺术成就最高、影响也最为深远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