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学科
搜索
账户
常见问题
当前学科:外国教育史
题目:
单选
以下不是17-18世纪德国中等学校类型的是()。
A . 文科中学
B . 骑士学院
C . 文实中学
D . 实科中学
答案:
<查看本题扣1积分>
查看答案
答案不对?请尝试站内搜索
推荐知识点:
某110/10kV变电所,两台主变,两回110kV电源进线,110kV为内桥接线,10kV为单母线分段接线(分列运行),电气主接线如图所示。110kV桥开关和10kV分段开关均装设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系统1和系统2均为无穷大系统。架空线路1长70km,架空线路2长30km。 该变电所主变压器负载率不超过60%,系统基准容量为100MVA。请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主变压器容量为31500kVA,电抗百分比UD(%)=10.5,110kV架空线路电抗0.4Ω/km。请计算10kV1#母线最大三相短路电流接近下列哪项数值()? 如该变电所供电的负荷:一级负荷9000kVA、二级负荷8000kVA、三级负荷10000kVA。请计算主变压器容量应为下列哪项数值()?
8月7日,经过来自对外文化交流、公共文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专家的认真评审,()当选2018年“东亚文化之都”。
油品加热的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目前我国油品加热广泛采用的是什么加热方法?
关于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的护理,错误的是()
测砷的新银盐法中所用的吸收剂是聚乙烯醇-硝酸银-乙醇溶液,在配制过程的描述中,提出按1+1+2先混合聚乙烯醇溶液和磷酸-硝酸银溶液再加入乙醇,其原因是()
根据产品形态,金融衍生工具可分为()。
背景材料: 以下是某老师针对某版高一年级化学教材"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用两个西红柿,铜锌两极等制作一个水果电池 【课堂引入】你曾亲身体验趣味实验的神奇吗?你有积极参与趣味实验的兴趣吗?那么请你来亲身体验吧。(备注:实验内容为学生用舌尖感受水果电池的电流) 很多同学跃跃欲试,马上有一位学生走到讲台,虽然有些紧张,但是还是很小心翼翼地将两极导线放在舌尖感受了一下导线连接后的感觉。 【老师提问】你有什么感觉吗,你的观点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有麻麻的感觉,好象有电,这里没有提供电的外在装置,应该是生物电。 【课堂投影】1780年意大利解剖学家伽伐尼在做青蛙解剖实验。 【学生实验】实验时2人合作,每位同学要有明确的分工,并注意实验规则。 第一步;把一块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 第二步: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 第三步:在导线中接入一个灵敏电流计。 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一个步骤,善于提问、善于分析总结,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1)电流表为什么偏向铜? (2)导线连起来后为什么铜极上有气泡? (3)电极移动为什么电流表会有变化?…… 【课堂投影】利用flash动画向学生展示原电池工作的微观机理。 【得出结论】原电池形成的实质:氧化还原反应分开在两极进行,还原剂所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转移给氧化剂。 【课堂过渡】明白了原电池工作原理,但是原电池形成条件又是怎样呢? 【课堂投影】伽伐尼实验、伏打电池和铜锌原电池。 【学生实验】组建四个小组,分别探究原电池形成条件: 组一:以铜锌原电池为基础,通过更换电极,探究原电池对电极的要求; 组二:以铜锌原电池为基础,通过更换溶液,探究原电池对溶液的要求; 组三:以铜锌原电池为基础,重点探究闭合回路对原电池形成的影响: 组四:在一块表面无锈的铁片上滴一大滴含酚酞的食盐水,放置一段时间。 【实验结论】四个小组经过认真的实验和分析,通过讨论交流,最终得出原电池形成的条件。 【案例分析】学生根据情况,自由选择任一案例进行分析研究 案例一:自由女神的痛苦 案例二:格林太太的假牙 案例三:短命的游艇 问题: (1)本节课对采用学生实验引入教学内容,体现了新课标的什么理念? (2)结合该课简单谈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3)作为教师,谈本节课的教学优点。
实行金融压抑政策的发展中国家往往会低估本币汇率,以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
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肉芽肿型,骨质破坏部位为()。
下面关于保护倒换描述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