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学科
搜索
账户
常见问题
当前学科:住院医师公共科目
题目:
单选题
思维的两大特征是()
A
逻辑性和层次性
B
抽象性和综合性
C
概括性和间接性
D
比较性和判断性
E
分析性和理解性
答案:
<查看本题扣1积分>
查看答案
答案不对?请尝试站内搜索
推荐知识点:
将文本从远程计算机拷贝到自己的计算机上,称之为()
区间正线最大坡度为()。
中共十九大的主题包括以下哪几点?()
在外汇宝委托交易中,客户未指定委托期限的,系统默认()小时内有效。
影响锅炉布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将一张软盘设置写保护后,则对于该软盘,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当电流互感器一、二次绕组的电流方向相同时的极性关系称为减极性。()
尿沉渣中的吞噬细胞来自()
节假日运输期限是如何确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来华较早并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10年)。德意志人汤若望(1591~1666年)、比利时人南怀仁(1623~1688年)等,也较著名。……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利玛窦带来的《万国舆图》,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材料二 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极为推崇。 材料三 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前者实质上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后者则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 请各举一例分别评述材料三提到的“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出现的文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