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学科
搜索
账户
常见问题
当前学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题目:
单选
健康行为指导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把学到的卫生知识渗透到()中
A . 日常学习
B . 日常锻炼
C . 日常生活
D . 疾病防治
E . 健康促进
答案:
<查看本题扣1积分>
查看答案
答案不对?请尝试站内搜索
推荐知识点:
下列关于利润责任中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请说出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是怎样确定的?并列举。
不属于病人的权利是()
患者女性,23岁。未孕,月经规律,曾有盆腔炎史,现停经34天,阴道出血淋漓7天,下腹痛3小时就诊。下一步应做的处理是()。
不符合原始凭证基本要求的是()。
材料一: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文明之源。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是一部兴水利、治水患、除水害的历史。从大禹治水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与尊重自然的科学精神,到林则徐把兴修水利、解民于困苦之中作为其人生理想,到现代“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和“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这些“治水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兴修水利、治理水患,造福于人民。 材料二:水是生产之基,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决定了什么样的水体水质,治水就是抓转型;水是生态之要,气净、土净,必然融入于水净,治水就是抓生态;水是生命之源,老百姓每天洗脸时要看、口渴时要喝、灌溉时要用,治水就是抓民生。为此,浙江省委省政府特地绘出了浙江“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路线图。(“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和民族精神的作用的有关知识,分析浙江在“五水共治”中发扬这些“治水精神”的重要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在“五水共治”中应如何发挥作用?
初孕妇,26岁,妊娠38周,见红伴不规律宫缩2天,查血压130/80mmHg,宫高36cm,腹围106cm,胎心150次/分,宫缩持续20~30秒,间隔6~8分钟,给予镇静剂宫缩仍存在,肛查宫口未开。根据上述病情,此时不恰当的处理是()
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来源于()等的变化。
动物疗单位执业兽医可拒参加当地动物卫生主管部门要求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扑灭活动。
关于各项记录,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