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学科
搜索
账户
常见问题
当前学科:输气工技师
题目:
单选
生产管理制度中,计量管理要求采用孔板、超声波、涡轮流量计应符合()的规定.
A . GB18603—2004
B . GB18603—2002
C . GB18603—2003
D . GB18603—2001
答案:
<查看本题扣1积分>
查看答案
答案不对?请尝试站内搜索
推荐知识点:
发电机定子绕组的过电压保护反映()的大小。
启蒙文学的产生原因和基本特点?
下面是某初中教师在讲授《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时的教学片段:师:我们再仔细看看《清明上河图》的第一页,与前代相比,宋代的“街市”还有什么变化呢?(学生自由回答)师: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商店的铺面上都有用于招徕顾客的招牌和幌子。招牌最初是一种无字的布帘,以后帘上逐渐题了店铺名号,继而又被题了文字的木牌代替,多用以指示店铺的名称和字号,也可称为牌匾。“幌子”原指窗帘、帷幔,古时酒店用布旗招徕顾客,所以酒旗也称“幌子”。后来加以引申,凡商店门面上展示的标志,统称为“幌子”,主要表示经营商品的类别或不同的服务项目,也就是行标。商店一般多用实物、装载实物的工具或实物模型做“幌子”,也有以灯具、旗帘和文字牌匾为幌子的。你们从《清明上河图》中看到了哪些招牌和幌子呢?(师生共同查找,并分享自己找到的招牌和幌子的名称)师:据统计,除景物的遮挡外,图中有商家设置的广告招牌23处,广告旗帜10面,灯箱广告4块,大型广告装饰彩楼、欢门5座。北宋城市经济中广告文化的发达由此可见一斑。商家用招牌和“幌子”做广告的策略,具体源于何时,并无统一说法,但从唐代陆龟蒙“小炉低幌还遮掩,酒滴灰香似去年”的诗句来看,不晚于唐代,招牌和“幌子”已经出现。但如此的普及,还是北宋以后的事情。而这也是北宋城市经济与汉唐相比,在经营手段方面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师: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正店”两字旁边,大门上面的是什么呢?生1:两个灯箱广告。师:刚才说到《清明上河图》中有灯箱广告4块,其中就有这两块。问题在于:你做广告就得了,为什么非得采用灯箱的形式呢?换句话说,这灯箱是干什么用的呢?生2:应该是店主人为在夜间招徕顾客用的。师:很对,这可以说就是夜市广告。由此,我们就进入下一个环节:北宋城市经济中,夜市的营业时间问题。在北宋以前,夜市往往为官府所禁止。入宋后,东京城夜市日益兴旺,政府亦不再禁止……问题: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下列有关使馆的说法正确的有:( )A.派遣国派遣除使馆馆长和武官以外的具有本国国籍的人员一般不需得到接受国的同意B.接受国可以拒绝接受其所不同意的使馆人员,不需说明任何理由C.外交团一般是某一国驻另一国使馆的全体外交人员的称呼,可以从事政治性的活动D.接受国确认使馆馆长的身份的方式一般是由馆长递交国书
中国目前建立最早和最晚的科考站分别是()。
腰腿痛的基本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切削效率提高一倍,生产效率提高()。
在原油性质不变时,提高处理量,则各侧线及中段回流量应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