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学科
搜索
账户
常见问题
当前学科:药理学
题目:
单选
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后马托品、托吡卡胺等临床用于()
A . 麻醉前给药
B . 散瞳
C . 缓慢型心律失常
D . 内脏绞痛
E . 感染中毒性休克
答案:
<查看本题扣1积分>
查看答案
答案不对?请尝试站内搜索
推荐知识点:
患者女,51岁。2004年6月15日因"体检时胸片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2天"入院。入院后胸部CT示:右下肺占位性病变,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不排除右下肺门淋巴结转移。纤维支气管镜见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新生物,活检报告为"右下肺腺癌"。经完善术前检查后患者于2004年6月23日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肿瘤位于右肺下叶,大小约6cm×6cm×5cm,胸膜在肺表面有凹陷、皱缩,肺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并融合,右肺上、中、下三叶间裂完整。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为:"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肺门淋巴结(7/9枚)、纵隔淋巴结(1/7枚)癌转移,支气管旁淋巴结(5枚)及支气管残端未见癌组织"。患者术后于2004年7月19日~10月21日行辅助化疗4周期,2004年11月13日~12月22日行放疗50Gy/25F,放疗结束后患者在门诊随访。2006年2月17日因声嘶行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增多、肿大,转移癌可能。遂于2006年2月20日~7月31日行化疗6周期,复查胸部CT示: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遂停止治疗,门诊随访。患者2007年5月7日复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影,考虑转移可能。遂于2007年5月11日起行分子靶向治疗至今,期间复查胸部CT示:双肺病灶明显缩小。患者既往无吸烟史。患者于2006年2月至7月,若采用GP方案一线化疗后还可考虑下列哪些化疗药物维持治疗()
无机凝胶材料主要成分是无机化合物;有机凝胶材料基本成分是高分子化合物。()
男,25岁,下船时会阴部骑跨在船沿上,立即出现尿道口滴血,之后不能排尿,发生尿潴留,体检发现,会阴部、阴茎和阴囊明显肿胀。如一位肾挫裂伤患者伤后保守治疗10天,持续有血尿存在(肉眼血尿与镜下血尿交替出现),血压始终维持在110/75mmHg上下,心率波动在70~90次/分范围,腰部无隆起,有压痛叩痛,腹部未见阳性体征,抽血查血常规WBC8×109/L,Hb75g/L,肾功能正常,该患者适合采取哪种诊疗方法()
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版20元纸币迎光观察可见一条明暗相间的开窗式安全线。
光程差的公式()影响矿片干涉色的高低的三个因素是()。
一般电路都是由()、()、()和()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民俗风情是()。
在环境温度为32℃、怠速工况的条件下,R134a制冷系统的低压侧压力为255kPa或更高些,高压侧压力达到1813kPa甚至极高,可能的故障原因是()
什么叫“医学验光配镜”?
北极狐皮毛美丽华贵,它喜欢群居,又喜欢经常搬家,被称为“四海为家的流浪汉”,以下哪项不是其搬家的原因()